宁夏承李记酒坊有限公司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技艺)"的传承保护基地,以传承和发扬"李家传统酿酒技艺"为主导,以服务于社会为宗旨。
寻味宁夏,分享快乐。宁夏旅游广播(FM103.7)«世界那么大»栏目的寻味宁夏,每周二中午13:02会对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技艺进行专题报道,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承李记酒人时时思考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也思考如何把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播得更广,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在传播正能量的道路上,有很多的朋友帮助承李记酒人做好保护、做好传承、做好践行,也很荣幸这一期节目邀请到了著名诗人张雯解读对与承李记酒人及承李记酒的情缘。
都说一起品鉴好酒的落口绵和,芳华在腔,我想说“品好酒,芳华在腔,芳华亦跃于纸上”,接下来,我们听听张雯老师与承李记的解读。
酒与诗的结合,酒与诗人的结合,主持人问道:“张来师,为什么会和承李记有这样的渊源?”诗人张雯说:“承李记的酒,我亲自见证了它,这个酒的高粱从种植到收再到酿造,这个整个过程是见证过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杯粮食酒,现在绿色环保食品是非常重要的,传递一种社会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不仅仅是承李记有这个责任去传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传递这个真能量。”
主持人问道:“张老师有没有品尝到承李记酒,都品了多少度的,品起来怎么样?”诗人张雯说:“品尝过,品尝过53度的酒,我算是承李酒的忠诚粉丝,承李记酒就是高粱的香味,纯纯的粮食的味道,没有其他的杂味。”酒的真,人的真,相互隐约的联系,不是刻意,而是一种油然的心生。主持人也问道:“是承李记酒的忠诚粉丝,其他的酒酒不喝了吗?”诗人张雯说:“不是这样的,承李记酒好,每次喝酒的时候就会想起它。”我们理解,这就是一种情怀吧,酒与人的联系总是那么的奇妙。
其实,大家可以去找找读张雯老师定位其他佳作,作为宁夏人,张老师写诗不仅仅是写诗,她会把宁夏特色的好产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融入到诗中,每次读她的佳作都会引起情感的共鸣,引起我对宁夏的认识,我们也要向张雯老师学习,把家乡的真能量传递出去,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这期的节目,感谢张雯老师的分享,希望酒与诗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为生活增添一份乐趣、一份充实。
精彩彩蛋来了,给大家分享几首张雯老师结缘于承李记写的佳作。
播
文――张雯(宁夏)
拖拉机慢慢走着
时光亲吻每一寸土地
风,撑开四轮一路加油
叶盛,是个出贡米的
好地方
天空晴朗
高粱怀揣五月
通红,饱满一大片未来
我们掏出希望火一样的
热情
随手扬起立夏,这是乡下人的传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用心栽培赤诚
满目是收获的靓影
晚秋
文——张雯(宁夏)
直到备好秋衣才想起秋
已深
我想最美的花儿不一定开在
盛夏
园子里的萝卜拔高了节气
我的快乐刚好长出
我把坦然的根须伸进泥土
安心,安静
这里有最好的果蔬
最好的诗句
我要和着秋风写下心中的
暖意
承李记,高粱的主题
我们将于时光同醉
百年,是青春的刚刚开始
为所有凉备好炙热的外衣
高殿
文——张雯(宁夏)
苍穹之下是众生
众生脚下是土地
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水源
最后一道晚霞挂在天空
天空下的贺兰山,干净、宁静
如那酒庄隐身绿野
承李记,粮食的味道
百年传承,酒之道话
只有干净的心
才能酿出纯正的酒
用心、用情、用心血封存
这老祖宗的圣训
酒与人 酒 道 馆:银川市兴庆区丽景街商贸城二期18-22
酒等的 酒道馆分馆1: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裕民南路567号
是一个懂它的人 酒道馆分馆2:银川市金凤区通达南街279号
人等的 酒 坊:银川市西夏区园林场一队
是一杯倾心的酒 电 话:13895017166(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