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承李记酒坊有限公司
www.CLJJF.com
一脉相“承”|宁夏枸杞走向了全国,中国非遗白酒的一份子有承李记酒
来源: | 作者:萧迪 | 发布时间: 2020-06-10 | 1061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读了一本书《天香枸杞》,作者朱彦荣、朱彦华。封面一段话很具有深入力,“一册菜谱,一个历史,一道名菜,一个传奇,一味小吃,一个故事,一碗佳肴,一个乾坤。”书的封面插了一个枸杞枝条插画,赋字“枸杞骚条头”。第一印象就让我记住了这本书,迫不及待翻开书,沉浸在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中,此刻我是一宁夏红枸杞。

 

 

《天香枸杞》用故事、连环绘画的方式将宁夏特色菜品、风味小吃、特产创意的菜品故事化、拟人化和幽默化,将宁夏的一个菜品、一味小吃、一个特产根据历史编写成故事,并把宁夏枸杞、名人、地理、忠孝、励志、善良、清廉、福寿镶嵌在每一个故事中,使每一道菜、每一味风味小吃和地方特产都有一个传说,一个来历,一个故事,一个寓意,并配了富有吸引力、想象力和观赏性的漫画插图,把枸杞养生、菜的做法也融入其中,将读者带入一种“食之有味、品之有味、赏之有味”的境界。

跟着一本书品宁夏特色,一碗佳肴,一个乾坤,一杯酒里自有乾坤,跟着一篇文章了解承李记酒。

一脉相“承”“承”是传承的承

 

据家谱考证,李家传承的古法纯粮酿酒技艺,约始于清道光年间。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到今天的古法酿酒,不仅仅是一颗红高粱近200年的旅程,更多的是承李记酒人的一种使命。

传统工艺·固态发酵--承李记酒
 

随着所处环境、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承李记传统发酿酒技艺代代相传在银川平原扎根,固态造酒、地缸发酵、多曲重酿,不上釉陶坛陈储,作曲、发酵、上甑几十道工序最终才会化成琼浆。

一杯酒的回馈——承李记酒与市场对接

  

    银川一家家酒道馆的揭牌,承李记酒人与消费者零距离交流,品一杯好酒,传播好传统白酒文化,跟随宁夏相关部门参展系列活动。

在宁夏,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技艺项目参加首届银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2019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等,走出宁夏,参加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区非遗展、第22届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亚洲文化旅游展最为自豪的是承李记高粱原浆酒首次亮相世界烈酒大赛的舞台,成功斩获2019新加坡世界烈酒大赛(SWSC)双金奖和品类最佳清香白酒奖,两项国际大奖,这不仅是承李记的荣誉,也是世界对中国传统酿酒技艺的认可。

 

一路陪伴的团队,承李记酒始于自然之馈,凝聚酒人匠心之品,依据“承李记酿酒谱训”精酿而成,只为每一滴清香、柔和、优雅、

宁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技艺

 

目前,承李记现有一个高粱种植基地,一座园林式酒坊,四个直销酒道体验馆,一家农业公司。承李记酒人,一把尺量,一个标准,种好粮、守古法、酿真酒。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承李记逐步形及酒坊为龙头,以酒道馆为模式,以农业为基础的立体生态旅游观光产业链,从而带动一方百姓,实现脱贫致富,而服务于社会。

 

 

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