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1年宁夏黄河流域非进讲解大赛银川市赛区(复赛)在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剧场举办。
本次大赛邀请到了自治区文旅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刘文斌、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赵明霞、自治区文旅厅公共服务和非遗处二级调研员万亚平、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刘涛等领导出席此次评审。同时邀请到了宁夏文联原副主席、巡视员、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播音专家团成员、宁夏作协朗诵艺术学会主席哈若蕙、宁夏岩画研究中心、宁夏文旅厅非遗专家库评委李彤、宁夏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高级讲解员赵静担任此次评委。
本次大赛以宣传推介宁夏非遗经典、打造宁夏非遗特色品牌、增强宁夏非遗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主旨,打造一批会说、能讲、善推宁夏非遗的金牌讲解员。挖掘黄河流域非遗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宁夏黄河流域非遗故事。选手有来自各个景区、大专院校及非遗传承人、爱好者,为大家展示多彩非遗的魅力。
作为本次讲解成员之一的承李记,以“沉一颗匠心,酿一壶好酒”为大家带来宁夏味道。
白酒的美及魅力,就如“液体之火,让你若梦若醒,飘飘欲仙,让天地颠倒,让世界旋转,把人类历史浇灌的跌宕起伏。”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元素和载体。
“承李记”,承指“传承”,李指“李氏”,记指“技艺”,承李记也就因传承李家的古法酿酒技艺而得名。承李记酒,陶土瓶身,从上到下,瓶盖呈褐色,是智慧的结晶,瓶身部分,触感略带粗糙,呈黄土本色,与咱黄土高原西北人的民风习俗和生活习惯相适应。正标中的高粱穗托起了两百年的醇香,更醒目的是三点红点出承李记酒的特点“传统工艺、多曲重酿、固态发酵”。还有篆刻的承李记酿和酒字,道出承李记酒人的酿酒初心,“沉一颗匠心,酿一壶好酒”。瓶底部分呈褐色,更显得厚重,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沉淀。再扎上马尾辫子,头顶一方纸浆原色的“头巾”,像极了乡村那纯粹的少女,含蓄、淳朴,又有韵味李家烧酒是酒道、人品、技艺和时光的载体,是在极简中酝酿着不凡的经典。
在讲解的过程中,讲解员示范了四步品酒法,和现场的朋友品鉴了宁夏味道承李记。
第一步,请酒齐眉,观其色(无色透明)。
第二步,勾头倾杯,闻其香,闻白酒的三香,即原料香和发酵香和陈酿香(整体不冲鼻,淡淡的清香,很优雅。细闻有高粱米蒸熟的米香味,有种类似苹果菠萝熟透的果香味、还有香甜花香味、甜香的蜂蜜味,还有厚重的陈香味)。
第三步,细品慢咽,知其味,(不刺喉,不辣嗓,很柔和,很净爽,有回甜,满口的余香,还有唾液分泌。)。
第四部,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嗅闻空杯,印其真,(带有微酸的糟香味,曲味,还有糯雅的高粱米香味)。
同时,在此次讲解中,选手们通过皮影演示、花儿演唱、作品展示等形式,辅之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把非遗故事讲得准确、生动、贴近生活,一个个非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更是赋予非遗独特的力量。而白酒作为最好的媒介,聚人聚气聚思想,不仅要沉得了一颗匠心,酿得了一壶好酒,更要把白酒文化讲好,深入人们的生活,在此次比赛中,承李记更是向优秀讲解员学到了不少。
承李记酒人,一代代坚守只做一件事,在非遗的传承发展中,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仅要砥砺前行,更要不断提高知名度,打造白酒文化地标新名片,让承李记立体生态旅游观光产业链服务于更多的人。
酒与人 酒 道 馆:银川市兴庆区丽景街商贸城二期18-22
酒等的 酒道馆分馆1: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裕民南路567号
是一个懂它的人 酒道馆分馆2:银川市金凤区通达南街279号
人等的 酒 坊:银川市西夏区园林场一队
是一杯倾心的酒 电 话:13895017166(王先生)